当前位置:主导航 > 首页 > 基层动态

致未来—法学院开展“学习与实践”主题新老生交流沙龙

20151013日晚6:30于博学楼608教室,法学院学生会学生发展部为全体法学院本科新生举办了新学期的第一场“致未来”新老生交流沙龙。本期针对大一学生在学习与社团活动丰富的迷茫现象,开展了以“学习与实践”为主题的交流。学生发展部邀请法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12级余晓睿同学、法学会学生干部13级侯双依以及团支书14级陈静怡和刘佳薇同学分别为新生们介绍了经验。

法学院学子的责任。余晓睿同学首先发言,她强调了法学院学子应当为学院增光,学院发展好,自己作为学子也会倍感骄傲,也能更好的被社会认同。她结合自己的经验从专业课学习、英语学习、课题研究、大学规划经验四个方面分享自己的心得。她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学习的经验,介绍了时间管理的技巧,强调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此外,她还强调要利用好学校的资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最后,余晓睿说明学习与学生工作两者并不冲突的道理,激励同学们要在紧抓学习的同时也做好各种学生社团工作。

    学校宝贵的机会。侯双依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致,未来都会发光的你们》的发言。作为“同时参与的组织或社团数目”最高纪录保持者,侯双依重点与同学们分享了关于学生工作的心得与体会。她指出作为干事就要多干事儿,要肯吃苦,只有去争取才能发现自身本身的闪光点。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干事,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态度、形象礼仪、自信和学习能力。此外,侯双依还建议同学们敢于犯错误以及学会感恩。这些素养都是未来职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学校的锻炼机会非常宝贵,不是谁都能被委以重任。喻中院长曾经说过,法学院学生要“传递信任”要用自己的行动获得更多的信任,所以要珍惜每一个证明自己和被信任的机会。

除此以外,陈静怡和刘佳薇也分别介绍了各种校园志愿活动和娱乐方式,既增加了讲座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度。

最后,伴随同学们的掌声,致未来法学院开展“学习与实践”主题新老生交流沙龙圆满结束。希望本次讲座可以使同学们更块地融入大学生活,助力同学们规划好大学生涯,成为优秀的人才。

                                                                                 

供稿人:文/王东、田宇慧

 /刘鉴璋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2006 共青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